作者:童元昭、巫淑蘭
於2016年舉辦為期兩周(5 月 22 日至 6 月 4日)的太平洋藝術節中,力道不一的烘托著去殖民的議題。各種的研討會與論壇,其中便有一項是由關島大學與關島社區大學所共同籌辦的去殖民討論系列(decolonization discussion series)。藝術節期間新開幕的關島博物館的主要展廳,在顯眼的位置上也帶出了去殖民的反思。不同於前兩種形式的片面,易於被忽視的表現,無法忽視的去殖民呼聲在閉幕式上,由關島原住民查莫洛人舉牌現身,”DECOLONIZE OCEANIA, FREE GUAHAN” (「解殖大洋洲,解放關島」)。 (註1)
為什麼大洋洲引眾人關注?而不僅限於目前由美國治理的關島?這正是由於看是平和的大洋洲,其實擁有多種複雜的主權形式。大洋洲除了關島以外,有多個島嶼目前仍處於託管或海外屬地等形式,不具有完整的主權,包括有法國治理的新喀里多尼亞、華里斯與富突那,以及法屬玻里尼西亞;美國治理下的除了關島,還有美屬薩摩亞,北馬里亞納群島。托克勞則由紐西蘭治理,依聯合國要求定期就政治地位公投。關島代表隊即在閉幕時呼籲眾人關注關島的殖民處境時,更將眼光放到整個大洋洲,讓人看到和平歡愉氣氛背後的殖民現實。
太平洋藝術節是由太平洋社區秘書處(Secretariat of Pacific Community,SPC)主辦的大規模活動。太平洋社區秘書處,是大洋洲最早成立的區域性組織,成立於1947年至今近七十年。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六個在此區域有利害關係的西方國家主張成立,還有自1962年起陸續獨立的國家,以及區域內由美國、法國和紐西蘭治理的地區,目前共有26個成員國與地區。成立當時,六個殖民國家在Canberra Agreement中明訂該組織將不會觸及政治或國家安全議題的討論。這樣的宗旨與組成,刺激了另一個以獨立國家為主的區域性組織-South Pacific Forum(後變更為Pacific Islands Forum)的成立。South Pacific Forum關注區域內的殖民現狀,並不迴避批判境外國家在大洋洲的利益,如1990年代中期法國在法屬波里尼西亞的核子試驗激起高度關注,後續問題(註2)至今仍成為區域內的重要議題。相對於太平洋論壇的政治性,太平洋社區秘書處則偏重經濟、社會與文化的發展。
其中一位藝術家是關島人,他的三幅畫作,正中是再製的郝歐法(Epeli Hau’ofa)的肖像,郝歐法在南太平洋大學任教多年,創辦了太平洋藝術與文化中心。他在學術的知識形式之外,自己或鼓勵他人以文化視覺藝術或樂舞為媒介多方面的刻畫當代太平洋。郝歐法對於大洋洲島民與其他人影響最大的可能是他的兩場演講,分別是1993年的「群島之洋」(”Our Sea of Islands”)和「海洋長在我心」(”Ocean in Us”)。他有智慧與勇氣看到大洋洲的特點,並且指出這是一個立足於海洋,可以和大陸抗衡的觀點,並熱情的宣揚「海洋視角」。他以海洋開放的性質為喻,呼籲年輕人胸懷大洋洲,避免西方的民族國家壁壘,以至於斷絕了大洋中原有的流動的關係,自陷於國家利益的追逐,唯此才可能在國際上爭得一席之地。郝歐法的這張肖像畫轉自他一張常見的相片。開幕時,幾個認出這張畫像的人,圍繞著與郝歐法未曾謀面,但為他的觀點與作為所打動的藝術家,一同談起郝歐法。 我們觀者與藝術家不都一樣? 郝歐法讓我們看見了群島之洋的獨特處境、獨特角度和獨特期許,並對之有了自信。這個信念只是個起頭,開始不斷地複製來質疑原已熟悉的標準,以及標準下的是非。
另一位藝術家來自斐濟,一個已獨立近五十年的國家,主權與政治權利已不是問題。但藝術家看到的是殖民歷史在觀念上的銘刻。Carson Young的兩件作品都強烈地傳達出後殖民時代延續的殖民者的價值。樹皮布(masi)在斐濟是具有神聖性的物體,特別是在生命儀禮當中,在與酋長相關的儀式上更是不可或缺。他以樹皮布的材料與製法,將植物纖維做成了一卷擦拭排泄物的衛生紙。從神聖到世俗,樹皮布捲入了商品邏輯之中。殖民經驗不只是政治範圍內的權力展現,也引入了市場經濟。 市場經濟的邏輯將涵義豐富的樹皮布化約為廁紙一般。
Carson Young的另一件作品,更直接了當。一個約一公尺長的超巨大橡皮擦,一端寫著”HISTORY BOOK ERASER”,另一端上面寫著” DECOLONIZE YOUR MIND ”。(註4)去殖民不限於政治領域,不限於關島的公投。政治主權的喪失,議題顯著,容易引起討論,激起反抗,但主體意識的灼傷,往往經年累月,以至於不知不覺。
在Art,Cul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藝術、文化及永續發展」)三天的討論會當中,其中有一場次,由南太平洋大學的Frances Koya教授報告。他的報告可以看出這種警醒涉及的程度寬廣又深刻。單以一個詞彙為例,Koya教授認為handicraft(工藝品)的類別,將工藝品,如樹皮布的多種含意簡化為技術,隱去了樹皮布的生產與使用上,所反映的性別、階序、神聖等切面。他指出,將傳統技藝劃分為handicraft是殖民者的不當分類。他主張以heritage art(或可譯為文化遺產藝術)取代工藝品一詞的使用。
斐濟藝術家的作品赤裸的剖析了後殖民的內涵與挑戰。在台灣年輕的世代疑惑著基督宗教對傳統的衝擊,而在此一考慮下視教會為一種殖民的力量與形式。但在大洋洲,教會早已自主發展下,憲法也多明定自身應為一基督宗教的國家, 在地化的基督宗教與教會已經被納入成為在地社會的新脈絡了。殖民是一個複雜的概念,因應地去殖民當然不會是簡單的工程。不只被殖民者轉變為基督徒,或是成為消費者,殖民者也在改變,學習被統治者的觀點與價值。當殖民者與被殖民者都在改變,去殖民這一工程實在複雜,也許並不是去除殖民者所帶來的制度等相關事物,就是完成解殖。而是從中看見並且解除不同的價值、知識體系與殖民權力的扣連,以賦予各個體系尊嚴與發展的權利,才可能自思維層次解殖。
註釋:
註1:因太平洋藝術節閉幕式,解殖問題再度引起媒體討論,關島本地媒體關島日報刊載, OPINION: Political statement at FestPac necessary
註2:此次的展場中,亦有核子測試的展板放在影視廳與廁所區間,呈現出非正式的展覽型態。相關議題如賠償等,如2016年7月31日新聞Former French PM Acknowledges Pacific Nuclear Testing Impacted The Environment And Peoples’ Health
註3:關島公投討論每隔一段時間見諸報端,本次亦引起如2016年6月17日華盛頓郵報討論。意思大致是美國不會放棄關島的戰略地位,但關島可以公投表達意見,而這也會與沖繩駐軍等一併被考量及討論。 Some in Guam push for independence from U.S. as Marines prepare for buildup
註4:本次太平洋藝術節解殖作品報導 Voices of ‘colonized’ artists- Contemporary pieces make social commentaries and political statements on colonialism, climate change and cultural dilution
*****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使用-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童元昭、巫淑蘭 太平洋藝術節的去殖民省思:關島太平洋藝術節側記(二) (引自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台灣太平洋研究中心 https://tcps.ntu.edu.tw/event/2016festpac2.html )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