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島嶼是西方旅客眼裡的度假天堂,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高更(1848-1903)更是曾在大溪地及馬克薩斯群島居住並創作了許多的畫作。高更充滿西方殖民凝視的作品,對太平洋島嶼的天堂樂園形象推波助瀾(或互為表裡)。但在這次第59屆的威尼斯雙年展中,代表的紐西蘭參展的薩摩亞藝術家Yuki Kihara,攜手策展人Natalie King,自陳要將高更的作品「升級」(upcycling),打造出「天堂營」(Paradise Camp)。

Kihaka曾在2008年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看了高更的作品,其中〈兩個大溪地女人〉(1899)引她想起似曾相識的薩摩亞情景。在一次研討會(1992)裡,毛利學者Ngahuia Te Awekotuku 曾疑惑,高更畫作裡的模特兒是太平洋女孩還是Māhū (大溪地的第三性別)?……高更是否知情,還是高更也被騙,如他同時代的探險者,還是高更也想騙觀眾、潛在買家或遠方的厭世的資產階級?高更的模特兒可能是太平洋某些社會裡的第三性別啟發了Kihara。(註一)

在研究高更時,Kihara發現高更的許多法屬波利尼西亞的作品與紐西蘭攝影師湯馬斯·安德魯(Thomas Andrew)在薩摩亞拍攝的照片簡直如出一轍。這位攝影師並從 1891 年到 1939 年在薩摩亞度過了他的後半生。而Kihara也找到了高更在 1895 年參觀奧克蘭美術館的證據,那裡收藏了安德魯的一些影像作品。島嶼間果然有所關聯。

Yuki Kihara Two Fa’afafine (after Gauguin) (2020)
影像出處: Milford Galleries網站

於是Kihara將高更的畫作場景置換成薩摩亞。高更的〈兩個大溪地女人〉(1899),Kihara「升級」成〈兩個法法菲妮〉〔Two Fa’afafine (After Gauguin) 〕(2020)。在「天堂營」的展覽中有12 張照片以及5段脫口秀錄影,交錯著現實中受氣候變遷影響的薩摩亞日常,天堂顯得如此倉皇。整系列的作品,由薩摩亞的第三性別「法法菲妮」(Fa’afafine)擔綱

Kihara這次作品在2019年在薩摩亞的烏波盧島(Upolu)拍攝,動員百人,地點選在2009 年被海嘯摧毀的五個村莊。氣候變遷影響嚴重著薩摩亞,『Kihara說「這讓薩摩亞非常脆弱。百分之八十的人口生活在海岸線上。」雖然氣候變化影響到每個人,但 Kihara 表示,它對法法菲妮、LGBQ、非二元性別和跨性別社群的影響更大,因為政府政策和援助是通過排除這些社區的西方二元視角來指導的,因此他們處理這些問題的資源更少。「這是我在天堂營中試圖強調的許多事情之一,特別是環境危機中對法法菲妮的影響——這是一個沒人知道或關心的問題」。…「天堂營」主要是為法法菲妮觀眾製作的,因為我想繼續賦權予他們。』(註二)

現今以旅遊業維生的薩摩亞,在對外宣傳手冊上仍是一個度假天堂,蜜月首選,氣候變遷隻字未提,性別多元價值不再。而法法菲妮今日在薩摩亞屬於非法,這也拜紐西蘭之賜。『薩摩亞與紐西蘭的關係構成了「天堂營」的背景:在 1962 年薩摩亞獨立前夕,紐西蘭殖民政府頒布了 1961 年犯罪法令,將冒充女性和同性戀定為犯罪。「我認為他們想強調法法菲妮社群是後殖民國家建設的障礙,」Kihara 說。儘管該法律在 2013 年進行了修改,但其遺留問題繼續助長歧視,今天的薩摩亞同性戀仍然是非法的。」』(註三)

Kihara是紐西蘭第一位以太平洋、亞洲和法法菲妮身分出線參與威尼斯雙年展藝術家,她的作品在突顯了性別認同、氣候變化和殖民化等問題。此次展覽獲得國際媒體的注目。但她說:「我迫不及待地想把它結束並完成,然後把它帶回薩摩亞……因為那是我覺得真正需要發生改變的地方。」(同上)

「我正在把正直和尊嚴帶回屬於我們的地方-太平洋」,她說。(註四)

天堂營將於威尼斯雙年展(11月27日)結束後,在2023年在澳洲雪梨動力博物館(Powerhouse Museum)及紐西蘭奧克蘭美術館 (Auckland Art Gallery Toi o Tāmaki)展出。

去年高美館的「泛.南.島藝術祭裡」,有幸看到了Kihara的〈薩摩亞之歌-海洋篇/sāmoa no uta/a song about sāmoa – vasa (ocean)〉(2019年)由樹皮布所製成的五件華麗的和服,表達的卻是薩摩亞遭逢的全球邊緣議題敘事,以及為這場新冠瘟疫所做的〈隔離島/Quarantine Island〉兩件作品。許願「天堂營」也能來台灣展出呀!

‘Paradise Camp’ exhibition walk-through

天堂營在威尼斯現場的實拍。檔案文件的空間呈現出了研究過程,影片也剪入Kihara化妝成高更過程的鏡頭。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