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leeting Substantiality: The Samoan Giant in US Popular Discourse.

短暫的真實性:美國流行論述中的薩摩亞巨人

作者:Henderson, April K.

來源:Contemporary Pacific; 2011, Vol. 23 Issue 2, p269-302, 34p

關鍵字:太平洋島民、流行文化、再現、薩摩亞人、運動、刻板印象

摘要:在這篇文章當中,我從學術、流行文學、新聞媒體、電視和電影等廣大的領域中列舉數個例子,來探究關於薩摩亞人,特別是薩摩亞男性,在美國的再現問題。透過電視播放的運動和娛樂節目,薩摩亞人被中介過的可觸及性,與他們在地理和人口統計上相對的不可觸及性,兩者結合生產出族群的流行意象,絕大多數的美國人對此所知甚少。這樣的再現在幾個獨特的方面是性別化的,就像在美國現在的流行論述中,薩摩亞身體的原型是有男子氣概的,而不是陰性的。我討論薩摩亞男性的流行再現如何可能與黑人男性的再現有相似之處,而後者對美國種族論述是如此重要;也討論了兩者之間如何不同,特別是根據那些將太平洋島民再現成高貴和卑賤的「野蠻人」論述不可靠的歷史。關於薩摩亞男性論述的主要描述要件中,身體大小是關鍵性的要素。此外,這篇文章也提到,(原住民)文化附加的元素,也就是被認為是外於或早於西方現代性的元素,賦予薩摩亞人異國情調,而一般不會賦予給非裔的美國人。這篇文章試圖揭露、投入和檢視這些再現和神話創造的主動過程,視覺理論學家Clyde Taylor可能會稱之為神話起源,來進一步理解在美國的薩摩亞人所協商的論述領域。(翻譯:李孟珊)

 

(2)Churches and the Economy of Sāmoa

薩摩亞的教會和經濟

作者:Macpherson, Cluny;Macpherson, La’avasa

來源:Contemporary Pacific; 2011, Vol. 23 Issue 2, p303-338, 36p

關鍵字:經濟發展、國家發展、外匯、薩摩亞、村落;

摘要:基督教的教堂被認為是薩摩亞的社會、經濟和政治生活的中心,薩摩亞人極度信仰宗教,並且透過參與、支持教會的工作來表達這樣的信奉。本文對於教會從他們的擁護者那尋求奉獻,或是擁護者對教會的奉獻不予置評,然而,在村落和國家發展的軌道上,奉獻給教會的現金和勞動力有經濟和社會上的重要性。本文呈現出這些貢獻的概況,初步估計奉獻給教會的規模,以及衡量對於反對教會的薩摩亞村落和國家經濟而言,這些不同程度支持的重要性。本文也思考在這些歷史模式中,概要趨勢的永續性和一些改變的證據。(翻譯:李孟珊)

(3)Māori Studies, Past and Present: A Review.

毛利研究的過去與現在:評論回顧

作者:Reilly, Michael P. J.

來源:Contemporary Pacific; 2011, Vol. 23 Issue 2, p340-370, 31p

關鍵字:kaupapa Māori(毛利文化本位)、毛利研究、mātauranga(知識)、非原住民研究者、太平洋研究、wānanga(毛利公立高等學校)

摘要:這篇文章檢視從1952年奧克蘭大學首次將毛利研究當作學術科目教授至今的毛利研究的發展。保留強烈的重點在語言學習方面的同時,毛利研究逐漸包含其他以文化為基礎的主題,它支持那些賦權給毛利社群,以及批判歐洲中心的學術成果的理論和方法論,例如毛利文化本位(kaupapa Māori)等。毛利研究被描述在毛利知識中,雖然毛利部落(iwi)的學院(wā)爭辯他們才是適合的文庫。教導特定部落(iwi)知識的毛利公立高等學校(wānanga)補足了廣泛的毛利研究,從內部挑戰西方的大學。紐西蘭的大學開始和毛利社群,以及校內的毛利職員和學生,發展以Waitangi條約為基礎的夥伴關係。然而,在西方的大學規範中的毛利智識實踐仍有爭議。在這裡,毛利研究可以幫忙在更大的機構中支持毛利獎學金,毛利研究向原住民和太平洋研究看齊,這些領域都關心殖民影響力的再平衡,探索跨學科的空間。毛利和太平洋研究享有共同的來源,以及相同的語言和隱喻的文化世界,雖然制度上經常分屬不同機構,有一些毛利研究學程特別關注毛利,而其他的則擁抱太平洋研究作為平等的夥伴。毛利研究訓練非原住民或是Pākehā學生,但是有許多在研究功用上相互競爭他們的教學,其他贊同雙文化的研究模式,與Pākehā學生或非原住民研究者合作,讓雙方能建立互重互惠的關係,取代毛利/Pākehā的二元對立,達到以共享的文化歸屬感來認可研究者的位置。(翻譯:李孟珊)

(4)The Islands Have Memory: Reflections on Two Collaborative Projects in Contemporary Oceania.

島嶼有記憶:反思當代大洋洲的兩項合作計畫

作者:Pigliasco, Guido Carlo

Lipp, Thorolf

來源:Contemporary Pacific; 2011, Vol. 23 Issue 2, p371-410, 40p

關鍵字:合作、文化傳媒、做文化、原住民遺產地、記憶、視覺再現

摘要:超過20年以前,Marshal Sahlins提醒我們大洋洲的島嶼是有歷史的,他們也有記憶。人類學家和其他社會研究學者時常處理,如何積極將口傳記憶轉變成為書寫或是視聽再現的問題,但是事實上,研究者的介入比上述還深:因為他們的行動,也就是他們的作為和不作為,使他們變成島嶼文化記憶的一部分。歐洲人類學家Guido Carlo Pigliasco和Thorolf Lipp針對與原住民夥伴合作而產生的「做文化」的機會和挑戰,重新提出一系列的反思。(翻譯:李孟珊)

(5)Where Has All the Music Gone? Reflections on the Fortieth Anniversary of Fiji’s Independence.

樂落何方?斐濟獨立四十週年紀念的反思

作者:Lal, Brij V.

來源:Contemporary Pacific; 2011, Vol. 23 Issue 2, p411-437, 27p

關鍵字:外移、斐濟、斐濟離散人群、獨立、土地問題、軍事政變

摘要:斐濟的後殖民旅程已經是充滿憂慮的。繁榮和政治穩定的承諾,在1970年獨立時是如此的高昂,但是當族群的政策出現,斐濟人和印度裔斐濟人對於公共政策的本質和方向的看法產生歧異時,那些承諾後來很快就消失了。1987年的軍事政變移除了民主選舉的政府,非但沒有保證斐濟政治控制的確立,反而釋放了其根本影響是削弱斐濟政治團結的力量。2006年總司令Frank Bainimarama的政變,免除由斐濟原住民領導的政府的權力,對於鞏固那些鑲嵌在獨立憲法中的理解和假設的權力,他承諾要逐步廢除上述權力的假設和理解,並且引導國家走向非種族主義的未來。斐濟不同社群對於最近一次政變的反應,仍然是國內激烈辯論的議題。(翻譯:李孟珊)

(6) The Region in Review: International Issues and Events, 2010

區域回顧:2010年的國際議題和事件

作者:Maclellan, Nic

來源:Contemporary Pacific; 2011, Vol. 23 Issue 2, p440-454, 14p

摘要:本篇介紹呈現包含Papua New Guinea的全球氣候協商、中國支持斐濟軍政府,以及在萬那度舉行的太平洋島嶼論壇(Pacific Islands Forum,PIF)的主題等議題,由編輯所討論的多面向報告。

 

斐濟FIJI

作者:Fraenkel, Jon

主題:軍事命令、改革、斐濟—政治和政府

摘要:本文討論2010年斐濟的政治現況,處理國家的軍事控制,檢視軍事總司令Frank Bainimarama的政治哲學。本文提供政治改革可能性的資訊,也提到總檢察長Aiyaz Sayed-Khaiyan強調取代公共緊急法令的公然意圖。

 

NEW CALEDONIA.

新喀里多尼亞

作者:Chappell, David

來源:Contemporary Pacific; 2011, Vol. 23 Issue 2, p476-483, 8p

主題:自治(政治學)、自我管理、新喀里多尼亞—政治和政府

摘要:本文討論2010年新喀里多尼亞的政治現況,提供太平洋島嶼論壇(the Pacific Islands Forum,簡稱PIF)的資訊。本文宣稱這個國家在自治下能自我管理,提到獨立和自由聯盟之間的差異,也注意到努美亞協定的提案,將國家整合進該區域。

 

PAPUA.

巴布亞

作者:Widjojo, Muridan S.

來源:Contemporary Pacific; 2011, Vol. 23 Issue 2, p483-491, 9p

主題:巴布亞人、政治和政府、巴布亞(印尼)—政治和政府—1963至今

摘要:本文討論2010年印尼巴布亞的政治現況,處理作為巴布亞人的省級代表機構,也就是巴布亞人民議會(又稱為Majelis Rakyat Papua,簡稱MRP)的職責。本文提供在印尼國家科學院(Lembaga Ilmu Pengetahuan Indonesia,簡稱LIPI)的Neles Tebay神父和Muridan S. Widjojo監督下設立的巴布亞和平網絡(Papua Peace Network,簡稱PPN)的資訊。

 

PAPUA NEW GUINEA.

巴布亞紐幾內亞

作者:Kantha, Solomon

來源:Contemporary Pacific; 2011, Vol. 23 Issue 2, p491-504, 14p

主題:政黨、環境法、族群衝突、巴布亞紐幾內亞—政治與政府—1975至今

摘要:本文討論2010年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政治現況,處理各式各樣的政治議題,包括政治忠誠度、政營的改變,以及兩位副總理的更換。它也提到族群衝突和環境法案的修正。

 

SOLOMON ISLANDS.

索羅門群島

作者:Nanau, Gordon Leua

來源:Contemporary Pacific; 2011, Vol. 23 Issue 2, p504-511, 8p

主題:政治穩定、政治行動委員會、索羅門群島—政治和政府

摘要:本文討論2010年索羅門群島的政治現況,處理在Derek Sikua醫生治理下的國家團結與鄉村進步聯合政府(Coalition for National Unity and Rural Advancement,簡稱CNURA),提到真相及調解委員會(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簡稱TRC)和瓜達卡納爾島土地交易與拋棄財產調查委員會(Commission of Enquiry into Land Dealings and Abandoned Properties on Guadalcanal,簡稱CELDAPG)對於1998年到2003年的緊張局勢,找出解決方案的努力。

 

萬那杜VANUATU

作者:van Treasea, Howard

主題:聯盟、大眾媒體的所有權、萬那杜—政治和政府

摘要:本文討論2010年萬那杜的政治現況,提供「我們的土地黨」(Vanua’aku Pati,簡稱VP)總理Edward Natapei治理的資訊,注意到他將民族聯合黨(National United Party,簡稱NUP)和共和黨(Vanuatu Republican Party,簡稱VRP)從執政結盟中移除。本文也提到萬那杜媒體所有權和外交政策的議題。

(翻譯:李孟珊)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