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部落格」)

整理 / 賴世敏

01

由國立臺灣大學臺灣太平洋研究中心與國家圖書館、臺灣太平洋研究學會合辦的山口修教授《音樂中的文化認同-帛琉的追尋》專題演講於民國101年3月27日,假國家圖書館188號會議室舉行。

山口修教授,大阪大學文學博士、美國夏威夷州立大學瑪諾分校碩士、日本大阪大學榮譽教授,目前還擔任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客座教授,是目前世界知名的民族音樂學者,多次獲得音樂、文化等方面的獎項。這次舉行的演講主題《音樂中的文化認同-帛琉的追尋》則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錢善華所長(現為師大音樂學院院長)有過數位化的合作關係。

山口教授年輕時曾研習鋼琴、吉他甚至是三味線與日本箏,由於懷抱著對傳統音樂的熱愛,後來申請到前往夏威夷就讀夏威夷大學的機會。就學期間由於論文指導教授的啟發,了解到太平洋島嶼帛琉群島當地的傳統音樂逐漸勢微,又由於過去帛琉於二戰前曾受過日本統治,在與老一輩的帛琉人的溝通上沒有太大的困難的優勢,於是便開始了採集及研究帛琉傳統音樂之旅。

在眾多的帛琉歌謠當中,有一種很特殊的曲調,這種曲調是以時事新聞作為主題的歌謠(boid/新式話題歌曲)。山口教授當年在帛琉考察時,因常拿著錄音機到處走動,讓當地人印象深刻,於是當地人幫他作了首「山口修之歌」,山口教授便以該歌謠做為例,讓大家體會何謂boid。由於先後受過日本及美國的統治,因此歌謠中有許多詞彙是所謂的”借用詞彙”,類似所謂的的”外來語”,是帛琉傳統歌謠裡頭一個很特殊的現象。

接下來,山口教授開始介紹帛琉在二戰後的國家歷史。事實上,該國是直至二戰結束後50年,才有機會脫離美國的統治,成為一個正式的國家。由於意識到帛琉傳統歌謠消逝的危機感,山口教授於1965年開始,便在帛琉當地逗留,開始為期十個月的田野採集,他幾乎訪遍了帛琉每一個村落,將尚能夠吟唱傳統歌謠的長者歌聲錄下來,避免了受日美兩國文化侵蝕後完全消逝的遺憾。

當山口教授於1989年再度造訪帛琉時,帛琉當地的音樂,幾已完全成了日美兩國流行音樂的天下,即使當時帛琉國家博物館已開始執行許多文化復興的計劃,但能夠回復的傳統音樂曲目終究有限,正在此時,山口教授便將自己所典藏的帛琉音樂如及時雨一般的,全數歸還給帛琉政府當局。然而,山口修教授因教務煩忙,始終無對於他所收錄的這些歌謠有介紹其重要性及解釋的機會,直到2003年,他接觸到了一群歌唱女子團體,藉由先前所提到的「山口修之歌」,才又重啟另一個讓帛琉人民認識傳統歌謠重要性的契機。

2004年這一年,對於帛琉人而言,是個復興傳統音樂舞蹈、加強民族意識與自我認同方面重要的一年,因為這一年帛琉共和國主辦了第九屆太平洋藝術節。於是山口教授繼播放先前的「山口修之歌」後,又播放了帛琉共和國所製作的藝術宣傳影片以及自己親臨藝術節現場所錄製下來的影片。

演講在接近尾聲時,山口教授將帛琉當地長老所吟唱的「集會歌(chesols)」教授給大家。接著,還播放了於2007年在東京尾井音樂廳舉行的帛琉音樂舞蹈音樂會上頭所吟唱的「集會歌」及「新式話題歌曲」,並對這些歌曲做概要性的解釋。而關於這些帛琉歌謠影片則是後來山口教授與台灣師範大學的錢善華教授及黃均人教授一同協力完成影音同步結合的。

本次的演講會算是一場概略性的演說,4月13日尚有一場全程英文演說,主題為《瞭解帛琉文化-一個民族音樂學的觀點》的專題演講,將會以更深入的方式來介紹帛琉文化,請大家拭目以待。

 

活動照片:

03 02 01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