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童元昭、巫淑蘭
這個特展從展出時間開始就與英國航海史脫不了關係,展品也多來自英國與其他歐洲國家從18到20世紀的多次航行的收穫。文化詮釋權與文物返還是當代博物館已經熟悉的議題,何況策展人之一是從事「物與歷史」的研究多年的人類學家尼可拉斯・湯瑪斯(Nicholas Thomas),他同時也負責劍橋大學人類學與考古學博物館,期間規劃與推動源出社群近用藏品的數種做法。21世紀的「大洋洲特展」在多方面倚賴島嶼居民的合作,其中看得出島嶼視野與聲音的份量,但卻也令人不安……。
大洋洲與庫克船長的第一次接觸
英國倫敦的皇家藝術研究院(Royal Academy of Arts,R.A.)於1768年成立,而同一年英國後來知名的庫克船長(James Cook)開始了他三次太平洋長途航行的第一次,他帶領了奮進號(H.M.S. Endeavour)前往尋找「未知的南方大陸」以及觀測金星凌日的天文現象。當年最好的觀測點在大溪地島東海岸,這個地點至今被稱為「金星角」(Point Venus),「紀念」的是庫克船長登陸的歷史。
RA今(2018)年在整修後重新開幕,九月份「大洋洲特展」(Oceania)(註1)的介紹中,強調了與庫克船長開創航海事業250週年的歷史巧合。是巧合嗎?當然不是,英國帶著對世界的新的想像,新的技術與工具在大洋上測繪島嶼,紀錄天文,遠方的島嶼與星球成了科學知識,以及商人利潤的可能來源。觀測、紀錄之外,採集當地獨特的文物、礦石,水手在身上帶回幾個刺青、脖子上掛了雕刻的鯨魚牙或是學會一些舞步等。這些接觸的形式多數都出現在紐西蘭藝術家莉莎.瑞哈娜(Lisa Reihana)─真人與繪畫並置的全景錄像作品,《追尋金星(感染)》(In Pursuit of Venus [infected])上。(目前也正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註2)「大洋洲特展」策展人之一的尼可拉斯・湯瑪斯則表示,雖然2018年正逢庫克首次航行250週年,但展覽並非從此著眼,而是從太平洋島嶼居民的眼光與經驗來呈現。
是禮物?是交換?是回到禮物之靈?
RA「大洋洲」特展分別在幾個連接的展廳,第一個展廳,有一幅佔了整面牆的大洋洲地圖,對面的牆面僅有一個螢幕,播放著馬紹爾的青年詩人Kathy Jetñil-Kijiner,以一首詩Tell Them陳述理念。大洋洲島民發言,馬紹爾人發言,直指大洋洲當代牽涉全球的迫切問題—氣候變遷。破題即接地氣,把此檔大洋洲展覽,置放在當代的脈絡的同時,大有表達同感大洋洲此刻心頭痛之意。
特展的第二個主題「延展的海平面」(Expanding Horizon),對島民而言,經由與歐洲船員的往來,他們的世界擴大了、延展了。對大溪地與相鄰島嶼而言,紅色羽毛極為尊貴,歐洲人由東加引入,也藉此與大溪地人展開交易。尼可拉斯・湯瑪斯再次為「接觸歷史」定位,也澄清博物館採集事實上具有多重路徑,而循著當地島民的價值建立禮物交換或交易是大洋洲文物採集史上的重要脈絡,也是當地的社會文化脈絡。如同主權觀念明確的毛利人,亦曾將兩支雕工精緻的槳贈送給西方船長。又如建立夏威夷王國的Kamehameha王的兒子(即Kamehameha二世)在訪問英國時攜帶使用大量紅羽毛製成的Ahuula(羽毛披風)作為禮物,反應不僅是國家間的關係,更是彼此領袖的身分的彰顯。
特展的語音導覽在第三個單元「禮物之靈」(The Spirit of the Gift),便進一步帶入了夏威夷在地的觀點。覆滿紅羽毛與人髮的夏威夷祖靈/神祇,在典藏的架構中脫離了夏威夷羽毛神(feathered god image)脈絡,只是美的展現,但對兩位夏威夷大學的老師(其中一位是人類學家Ty Tengan),他們是Akua hulu manu。曾經有名有姓的特定酋長,化為形象在戰場上護佑人民,達致系譜的綿延,對夏威夷特定的氏族有獨特的意義。(註3)
其中「遭逢與帝國」(Encounter and Empire)的特展主題,包括了引起廣泛討論的一件當代創作,莉莎.瑞哈娜的《追尋金星(感染)》。在這部虛擬與真實交錯的全景錄像裡,瑞哈娜以19世紀初期法國新古典主義壁紙《太平洋的野蠻人》(Les Sauvages de la Mer Pacifique)(註4)為底本,這歐洲的商品中,有著歐洲人眼裡高貴的野蠻人的想像,這商品壁紙裡太平洋裡的花草竟綠似南美,人物穿著或許來自龐貝。瑞哈娜以數位影像重構了太平洋與為追尋金星而來的庫克船長的遭逢,那一刻的太平洋裡有卡瓦胡椒的飲用場景,有戰舞,有大溪地草裙舞,有刺青,也有編織,也有以性愛交易鐵器。
特展結束在「記憶」(Memory),多件當代的創作,處理至今影響大洋洲的歷史與當前的處境。包括1990年代新幾內亞的布干維爾自治區(Bougainville)開礦引發的政治動盪,薩摩亞傷亡慘重的海嘯與遠方911與後續的不安。其中一件作品「致所有新來者」〔kehe tau hanaga foou (to all new arrivals) 〕由紐埃(Niue)出生,在紐西蘭發展的約翰・普雷(John Pule)所完成,或許也呼應著瑞哈娜的作品,以太平洋之眼對自身歷史的凝視。
RA的「大洋洲特展」從策展,展示,語音導覽以及專書(Oceania),納入了紐西蘭Te Papa博物館策展人、毛利與夏威夷學者、大洋洲藝術家與居民(如紐西蘭婦女團體Mata Aho Collective)等的觀點與作品。嘗試兼顧大洋洲接觸歷史上的在地觀點,也納入了當代島嶼藝術家面對歷史變遷/失落/記憶的再銜接。從開幕起,除了來自太平洋的團體外,也與英國當地太平洋移民社群合作,其中毛利社群更是擔負要角。
島嶼觀點?不完整的禮物循環
「大洋洲特展」強調由太平洋島嶼的觀點出發,雖然也點出了正逢庫克第一次航行的250週年,但不至於愚蠢的重蹈「慶祝」哥倫布航行400週年,對「被殖民者」歷史的漠然。(且讓我們等待2019年的澳洲會怎麼面對與庫克的250年嘞…,註5)而在250週年的「大洋洲特展」,策展人的確帶入了島嶼觀點與經驗,如「延展的海平面」呈現出島嶼居民在接觸歷史中的主動性。另外,島嶼觀點也表現在以禮物—大洋洲重要的社會文化機制來說明部分展品的來源。比起早期「致命一擊(fatal impact)」無視島嶼在地力量的歷史書寫角度,「大洋洲特展」確實呈現出了島嶼的角度。但在特展中島嶼角度的安置,卻令人隱隱不安。尼可拉斯・湯瑪斯由禮物來說明一些展品的來源,回應一般人對歐洲人劫掠文物的推定。藏品採集的禮物脈絡,讓策展人面對文物返還的當代訴求,可以卸下道德上的衝擊轉變議題。當代歐洲博物館太平洋島嶼文物典藏數量極大,又罕有展出,迫使博物館思索以回應當代對文物理想歸宿的關注。
循禮物脈絡的藏品在比例上可能以偏概全,而弱化了文物返還的訴求。特展所擷取的禮物概念仍然令人不安。禮物交換之所以在大洋洲這麼重要,便在送禮、收禮與回禮間的連續性與其間的精巧拿捏。但在特展中僅採用了禮物循環的前半段,詮釋早期接觸歷史,排除了禮物循環的後半段,收禮後的回禮與所支撐的社會性。歐洲人在收下島嶼居民的禮物後,回禮了嗎?歷史上一開始雙方看似以禮相待,最終關係傾斜至今。採用禮物交換的觀點確實是注重島嶼角度,但不完整的禮物交換,卻有合理化雙方往來中不對等關係所意味的剝奪成分。RA「大洋洲特展」一開展索羅門群島便已要求返還那隻他們見也沒見過的長達七公尺的精工雕刻鱷魚型宴會槽,至於藝術家瑞哈娜則認為何不循環呢?(正港大洋洲交換~~)但是對紐西蘭出身的她,問起遺骸還不還?則舉(紐)國槍口一致,表達非還不可的訴求。(註6)
博物館場域中的抵抗?
或許在歐洲,一個依然輝煌並悠閒的區域,思考人類的創造力是學者與博物館應該並且可以負擔的使命,「普世價值」(在西方)可以無所不在,誠如尼可拉斯・湯瑪斯從普雷的作品中,看到人的可貴的創造力。其中包括藝術家面對博物館藏品與典藏歷史的再創造。
但在後起的國家,尤其是墾殖社會中的原住民,如毛利人之於紐西蘭與夏威夷人之於美國不能避免地以對抗形式現身或發言,這樣的對抗或對話,有時正面衝突,有時以隱諱的方式悄悄存在。特展兩個展廳的地上,放置有一串樹葉編成的「花環」,工作人員說是開幕當天太平洋團體曾作的「儀式」所留下。一個「花環」放在安放有頭骨的神明座前,「花環」與頭骨的關係明顯,語音導覽也指出展示人體遺骸的敏感。另一個「花環」放置在一面牆的角落,整面牆有兩件展品,視線高度的展品是一組三個包括不同紋面形式的毛利紋面頭顱(toi moko)雕刻。另一件展品掛在高處,Pennant flag of the Union of Tuhoe。即使旗幟上納入了十字架符號,在當時與現在都是抵抗的標誌。想來「花環」出現的方位應非偶然。從開幕保留至今,是館方善意的回應,還是設定的對話上限?觀眾不妨,盍各言爾志?
考量這個展覽的時機點,或許英國面對脫歐,想重啟大英國協往日榮光,拉攏太平洋諸國自不待言,展覽在北半球的倫敦進行的同時,英國王室成員薩塞克斯公爵夫婦也開始在南半球展開了他們的第一次太平洋國家的官方訪問行程(倫敦的開展由薩塞克斯公爵夫人也就是新成員梅根參與剪綵)。出訪效果如何尚不可知,但若「多元文化」是老牌民主國家真心的追求的話,對英國的移民社群,至少對太平洋移民社群來說,也許是一個足以大口呼吸(?)的時間吧!
參考資料:
(一)The art of Oceania: seven stories
https://www.royalacademy.org.uk/…/ra-magazine-oceania-seven…
(二)A journey through the art of Oceania
https://www.royalacademy.org.uk/…/ra-magazine-voyage-throug…
註釋:
註1:https://www.royalacademy.org.uk/exhibition/oceania
註2:這一部巨大的全景錄像同時也正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翻動MICAWOR ─ 2018 PULIMA藝術節」展出。展出日期:2018/11/03 ~2019/01/13。可參考「用藝術紀錄流變的傳統-專訪2018 Pulima藝術節策展人 Nakaw Putun」http://www.pulima.com.tw/Pulima/xxxx_18050711561657988.aspx
註3:想想此刻正在英國跟大英博物館要回他們祖先摩艾Hoa Hakananai’a的Rapa Nui人。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8/nov/20/easter-island-british-museum-return-moai-statue
註4:《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ufour wallpaper》https://www.tepapa.govt.nz/learn/for-educators/teaching-resources/venice-biennale/lisa-reihana-emissaries/significance-of-dufour-wallpaper
註5: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125/1100735.htm
註6:《Why I made Captain Cook lose his breeches: Lisa Reihana on her colonial video epic》: https://www.theguardian.com/artanddesign/2018/oct/15/lisa-reihana-in-pursuit-of-venus-infected-oceania-royal-academy-london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