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s Chew Chew Chuuk
讓我們把這座島吃掉吧!
〈島嶼的建立〉
Jorge de Lima
沒有人發現這座島嶼
因為我們都熟知此島。
甚至在我們眼裡
它的地理位置相當明晰。
在海的彼端
某個島嶼將被發現
即使沒有海,沒有盡頭,
即使沒有陸地,沒有我。
即使沒有船隻,沒有航線,
即使沒有海浪,沒有沙灘,
總有一杯海水
等帶某人去揚帆。
沒有發現,沒有觀測,
沒有重新計劃,也沒有旅程,
若干冒險的航程
從來沒有人出發探遊。
即便已經到達,我們也從未到達,
我和移動的島嶼。
變遷的陸地,不安的天空,
從未被發現的世界。
島嶼一直都是我很喜歡的主題,這不只是因為我們住在島嶼上,島嶼本身就是一種被帶有所謂「異國情調」的象徵。這學期修了人類學系童元昭教授的「大洋洲民族誌」,一開始老師就和我們說:「你們對大洋洲有什麼想像呢?什麼都好,說說看!」我想了很久,想到了Judith Schalansky《寂寞島嶼》裡面所寫的探險家的四處航海搜尋、發現島嶼時的絕望和島上的孤獨、原住民征戰的場景、霍亂疾病的肆虐;想到William Golding所寫的《蒼蠅王》,人類在島嶼上回歸人類獸性與文明的對抗;想到高更在大溪地和馬克薩斯群島的生活,他創造出<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的美麗畫作;或者又單純像這首法文歌描述一個異想夢幻的天堂島嶼,人類都會用鳥的語言唱歌…(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15zvnam_6s)
島嶼對我而言是令人驚恐卻深深著迷的icon。
逃也逃不出去的島嶼,我們如何和世界的他者連結?海洋真的是我們和他人的分裂嗎?我們真的孤獨隻身嗎?我有好多好多疑問,住在太平洋上,卻對太平洋的其他島嶼一知半解,不論是對他們的種族、語系、歷史、生活模式都覺得距離好遠好遠。我們的世界充滿美歐日韓的各種事物,卻忘了在龐大的滄海中也有一群人在島上努力的生存下去,在過往也不斷地被各種勢力侵犯、劃分、買賣。我們老是把眼光投向中國的古老歷史,但台灣島與中國的連結卻是極晚,我們都知道台灣島到了清朝才成中國的領土。那之前呢?如果把眼光放在更之前的時代會看到什麼?原住民都在做什麼?他們如何來到台灣?和太平洋上的其他原住民是怎麼連結的?這些都是在課堂上我接受到的訊息。這也開始讓我想用「島嶼觀點」來看這個世界,我想觀察出來的事情和主流的歷史說法一定會不太一樣。藉由上課我所報導的島嶼-Chuuk(楚克島)-來講講這太平洋上大家一定不陌生卻不知其名的可愛島嶼。
楚克島(密克羅尼西亞的加洛林群島一部分)是一戰後日本所分得的太平洋島嶼,趁著德國勢力縮減時占領這座島嶼,之後國聯便決定讓日本擁有楚克島還有其他鄰近幾座島嶼的委任統治權。楚克島位於台灣東南方,距離夏威夷並不太遠。日本積極地發展這座島嶼的軍事戰力,因為楚克島為珊瑚環礁,形成的瀉湖有絕佳的防守功能,讓日本將大量的海軍儲備於當地。甚至在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發生之前,所有的軍事沙盤推演都在楚克島完成。1942年在中途島之役失利後,日本將所有重要的航艦、戰鬥機儲於此地,積極發展並且防守。但是在1942年的戰役失敗時,日本損失大量的優秀戰爭隊員,這導致了之後美國發動攻擊而日本動彈不得的局面。1944年,美國在必須剷除楚克島的情況下,發動了「冰雹風暴計劃」,透過大量的壓低飛行的戰鬥機去密集地攻擊島上瀉湖的戰艦和停泊的飛機。雖然那時候不是所有的戰艦都在楚克島中,但是損失的非常慘重。美國在發動這場突擊後,便成功扭轉了太平洋的局勢,這也是我們在課本裡提到有關美國收復太平洋島嶼時所沒講到的部分。
(圖片來源:網路資料)
恩.…..可是講了這麼多,楚克島的人在哪裡?楚克島是有住人的,四千年前左右就來到了密克羅尼西亞定居。在這幾百年間經過了西班牙的殖民、德國的買下(因為美西戰爭西班牙需要籌錢賣掉了)、日本的占領、國聯的給予、美國的搶奪和抗議(在日本占領後便厲聲抗議)、戰爭爆發和突擊…這些並不是島上住民原本所預料的生活。一群外國人以各種方式占領、擁有、搶奪,卻忘了島嶼是這些原住民的祖先所留下來的地方。當一切的生活方式、社會結構、歷史記憶都被破壞殆盡,他們如何回到原本的傳統中?他們又是怎麼看這場戰爭?為什麼我們鮮少接收到島嶼住民對於曾經的大戰發表過意見?這是令人深思的議題。當我在Google找關於楚克島的資料時,我發現facebook上有兩個可愛的專頁:Chuuk News Update和Chuuk Visitors Bureau,裡面有不少楚克島的資訊,我很開心地慢慢逛完這兩個網頁。不同於在網路上找到關於楚克島的資料,這裡呈現的是活生生的楚克島人在講自己的教育、新聞、觀光、生活、活動等等。楚克島是潛水愛好者心目中的潛水天堂,擁有大量美麗的珊瑚礁海底景觀,與戰爭時期留下來的大量沉船,這些沉船多到甚至被比擬為「第二珍珠港」。我便在Chuuk Visitors Bureau找到一篇由日本人YU MIYAJI所寫有關二戰沉船的報導(<Photographer sees deterioration in Japanese ships sunk in second Pearl>),是八月十九日Asia and Japan Watch的當日新聞。在Chuuk Visitors Bureau這樣說道:「On August 19, 2013, Chuuk made headline in one of Japan top newspapers, the Asahi Shimbun. It is now on-line in English for you to view. Please go to the link below.」。
我好奇的點了進去,大致上內容如下:「楚克島有著大量日本在二次大戰因美軍攻擊所留下來的沉船,數量之多而稱為『第二珍珠港』,最近發現海底侵蝕的加快。KYU FURUMI是一位海底攝影師,說明了他發現侵蝕加速的證據。楚克島在1944年的時候受到了美軍的突擊,日籍學者IKUHIKO HATA表示『在同一地區發現如此大量沉船是世界少見的景象』。歷史學家稱這個地方為『第二珍珠港』,是因為其沉船數量竟然與珍珠港不相上下。因具有戰略性位置與天然的環礁地形,楚克島成為了重要的太平洋基地。在二戰時期,島是在日本的委任統治之下。一位93歲的俳句詩人TOHTA KANEKO表示在他去到這個被攻擊的戰場,看到的是一片死寂而且詭異的景象。FURUMI表示自己在看到這些被海水所塵封的歷史時,內心是震撼的,也希望能夠存留這些歷史殘片於後代。他期望在談論戰爭前,能夠真正知曉戰爭究竟是什麼樣子。FURUMI會將所拍攝之照片出版,希冀能夠為戰爭保存記憶。」
報導來源http://ajw.asahi.com/article/behind_news/social_affairs/AJ201308190079
簡短介紹的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piO-Y8xVm8
(來源:朝日新聞)
相關的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ey8wHBDHak
(來源:產經新聞)
(左下圖為攝影師KYU FURUMI,其他圖為沉船於海中的模樣。圖片來源:Asia and Japan Watch)
我想這則新聞有兩個面向可以思考,第一、站在日本人的立場是如何報導這個事件?又如何去面對這場戰爭以及遺骸?第二、楚克島人是怎麼看待這則新聞或者湧入潛水的觀光客?
在報導裡可以看出長期在這裡拍照的KYU FURUMI發現了楚克島海水裡的戰爭殘骸有加速侵蝕而希望透過攝影來保存戰爭的記憶。對日本人來說,這是一處保留曾經輝煌和失敗的地方。整篇報導有三個重要關鍵人物,日籍攝影師KYU FURUMI、學者IKUHIKO HATA,以及俳句詩人TOHTA KANEKO,反應分別描述「日本沉船的侵蝕和保存的重要、當年日人戰艦的大量損失景象、在突襲後看見荒涼離奇的戰爭廢墟的心境」。這些是日本人對於這場戰爭所產生的看法,我想大眾在看過楚克島發生的事件之後,會不免唏噓戰爭的無情、人世的無常,還有那些在戰爭中來不及反應而死去的人們與戰爭所留下的荒涼景象。那是一種集體對戰爭的傷痛、對過往人的追悼,是不能遺忘的重要記憶。據個人的看法,日本似乎在二戰後不斷的去研究、討論二戰後所留下的傷痕記憶和輝煌登峰後的失敗,這也導致了這則新聞報導被日本人寫出並且重視。但是我們不要忘記,當年日本人在接收楚克島後,強制將大量的老弱人口搬出島嶼,為的就是讓糧食的產值達到最大以滿足軍隊的龐大需求。當時候楚克島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幾乎島上的住民都免不了遭到飢餓與疾病的摧殘、與家人流離失所、醫療資源的嚴重缺乏,在美國突擊後也有不少當地青年原住民死去(日本人將青年與婦女留在島上)。同樣是被日本所占領殖民的對象,我們更應該要以楚克島人的角度去看這則新聞報導,要重視以及反省楚克人在島上面所面對的情況。如果只是用日本人的角度切入報導觀看,那是必會少掉許多其他人的意見以及他們所經歷的傷痛。
戰爭當然是時代裡所有人回憶的痛,但是在事過境遷後,我們該如何面對這逐漸淡去的痛楚?如何面對當時迫害者與被迫害者的關係?太平洋上的居民有起來反省這一切嗎?其實在太平洋上很多島嶼的原住民是最近這幾年才開始去思考他們所面對的歷史過往,很多島在二戰之後仍是屬於殖民國的一部分(或者脫離不了),依賴關係導致了一種「彌補」的意識,要回去探討這一切的過往似乎不是一件「有用」的事情。而且這樣的保存、調查,必須花費不少經費去研究,但是島上政府哪來錢去支援呢?在開放給世界各地的觀光客潛水進入戰爭遺骸的場域時,可以知道許多戰爭所留下來的酒瓶、骷髏頭、鐵罐等,都被潛水客玩弄了一遍,而且珊瑚礁的被踩踏也是另一個嚴重的問題。但是島上唯一能發展的就只有潛水與觀光了。珊瑚礁島的農業因為雨量與土地關係非常貧瘠、工業又不可能發展的起來(楚克島在太平洋的中心地帶附近),若是限制觀光客的人數與行為,對當地的經濟又會造成多大的影響?我們可以想見的到,攝影師KYU FURUMI所謂的「加速侵蝕」應該是與大量湧入楚克島探險人群有直接的關係,所以當日本人努力想保存的東西便成了另外一處人民的生財之道時,該如何去平衡?楚克島人是用多少生命和慘痛經驗去換來這座戰場的遺骸,日本人有辦法說因為要保存遺跡所以要楚克島上的政府嚴格限制參觀人數嗎?我們可以從攝影師的做法看出一些日人對於此的觀念。攝影師在報導裡說的並不是要民間或者政府團體出面干涉這件「加速侵蝕」的事情,而是希望透過攝影的方式保留日本人的戰爭記憶,讓下一代人在面對戰爭時不是茫然無所適從的去研究剖析,而是有所親眼依據的去討論。
另外還有一件極有趣的事情,是楚克島的觀光局如何描述這則報導─「楚克島上日本頭條」。明明裡面沒有半點有關楚克島人的觀點、發言(只有稍微說明沉船地點在楚克島),卻強調楚克島上新聞頭條這件事情。是因為主體性不夠嗎?沒有清楚的意識到自己曾經被統治的狀態嗎?那段戰爭的歷史對楚克島人難道只剩下利用戰場做觀光的價值嗎?這幾年,原住民的意識逐漸抬頭,不管是台灣的原住民還是紐西蘭的毛利人,都提出了不該只以西方所謂科學及人類學的觀點去研究當地住民。不該只是以一種物化的、非人類的角度去觀看,而是該與原住民建立對等的研究地位,雙方都是彼此的主體,而不要有非西方人為主體、當地人為客體的情況。這則報導裡,我們可以看到日本人以主體的觀點切入了楚克島上的戰爭攻擊事件,把楚克島當成客體去研究以及保存,卻忘了(或者沒提到)楚克島人在這裡所遭遇到的一切。甚至楚克島人在意識中可能就把自己當成是客體,所以並沒有對這樣的報導產生出異議和反省,而是高興自己上了頭條。
阿,講了這麼多也該休息了。這座島好吃嗎?我想味道是挺不錯的,有一種烤干貝加少許海鹽的滋味。嚼嚼楚克島後,來嚼嚼台灣島吧!以不同的角度去切入觀看島嶼以及報導,我想這是在這座島上人民所要知曉的事情吧!吃完後在和我說說你覺得台灣島是什麼滋味!
(以上文字圖片提供:沈孟儒與林意真)
Comments are closed.